在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,不少學生早上走進校門,總會抬頭看一看正中教學樓三樓的位置。那里掛著一塊黑色的led屏,一年半以來這里每天都會打出一句充滿溫情的話。
把led屏變成學生發揮才華的平臺
4月1日上午,記者站在校門口,遠遠就看到led屏上打出一句話“伸出你的手,伸出我的手,大家一起走”,作者是二(7)班的羅辰悅。寥寥數語,直抵心底的溫暖。
校長方青告訴記者,學校的這塊led屏于2011年年初設立,當時主要播放一些類似天氣變化提醒、接送安全提醒之類的事務性告知。9月,剛畢業的大學生柳華調到學校后,方青給他布置了一個“特殊作業”,希望他利用這塊led屏,給學生傳遞正能量。
led顯示屏打出最美語言 傳遞社會正能量從那以后,全校師生就驚喜地發現,學校的led屏上不再是單調的天氣預報,因為有了“愛”,有了“快樂”等字眼,一進校門就能感覺到暖意融融。不過,時間一長,柳華也感到“江郎才盡”,光靠一個人每天琢磨出一個好句子,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之后,鄭鋒華、王晶兩位老師也傾力相助,三個人的團隊集思廣益,讓led屏在一段時間里又有了新的活力。但時間一長,三人團隊仍感到資源有限,句子變得越來越像中規中矩的格言,少了幾分親切和溫暖。“后來我們冒出一個想法,能不能讓全校學生參與投稿,把led屏上的每日一句變成供他們發揮想象力和才華的平臺。”
倡議發出后,學生們的投稿每天像雪片一樣飛往柳華的辦公室,最多的一天有四五十封,一個月平均下來每天也有二三十封。在學生們看來,有一天能在led屏上看見自己寫的句子,然后感染其他同學,是一件無比幸福和驕傲的事。為了滿足他們的心愿,柳華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從中挑選一句最溫暖的,在全校師生到校之前便打到led屏上。其余未選上的,則將作為資料,存入校史博物館展覽。
美麗語言凈化心靈引共鳴
五(2)班學生王佳璐是這塊led屏的見證者。每天早晨,她走進校園的好件事,便是在心里默默記下led屏上的句子,再寫到自己的家校聯系本上。她把這些句子,當作引領自己成長的“導師”。因為“讓思想靈動美麗,讓言行文明高雅”,她不再怯于表現,變成課堂上最積極發言的“舉手專家”;因為“失敗,沒關系,只要努力,就可以獲得成功”,她考試失敗后不再沮喪,而是越挫越勇。她說,這些語句都是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感悟,更貼近他們的生活,易引起共鳴。所以她和身邊的同學都在堅持每天學一句,讓自己比前一天的我更出色。
在校長助理方果授課的一(4)班有一個小男孩,受家人影響,行為舉止略顯粗俗。“我沒有刻意去糾正他的某些舉動,而是讓他每天念一念led屏上的每日一句,經常再考考他是否記下來了?”一段時間后,小男孩就像換了一個人,不僅見到老師同學都彬彬有禮,還會主動伸出雙手來幫助他人。
不僅如此,連老師甚至是路過學校的路人,都被這塊充滿暖意的led屏所感染。二(2)班班主任柳翠華告訴記者,有一天當她走進校門,看見led屏上打著“愛是老師的會心微笑,愛是同學的甜甜問好”這句話時,臉上自然而然便泛起笑容,工作一天都有好心情。
每天,都會有路人特意在校門口停駐一會兒,細細品味led屏上的語句,或馬上發短信分享給自己的家人和好友。
從生活積累素材堅持傳遞正能量
如今在金東區實驗小學,“每日一句”的精髓已經深入到每個班級。丁婉珍老師所帶的二(8)班還隨之延伸出了“每日提醒”,學生在學習、生活中聽到某個同學、老師或家人講了一句令自己有感觸的話,或自己隨機產生的一些想法,都可以作為對自己的提醒寫在作業本上,然后在班隊課上挑出較好的分享給全班同學。這些從日常生活中積累起來的樸實語句,正是學生們向led屏投稿的好素材。
一(6)班班主任陳雅倩的做法,則是將投稿的機會獎勵給在某個方面表現較好的學生。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,雖然沒有較高的寫作能力,但只要他們能把做好事的感悟表達出來,雖然稚嫩,卻是最美最能打動人的語言。
在老師引導下,從去年11月到今年3月,該校學生向led屏的投稿已經達到了1300余份,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。每一份,單獨拿出來,都是非常精彩的句子。這塊led屏所綻放的美麗語言,向更多的人傳遞了正能量。